這是一次沒有現場觀眾的、極為無奈的奧運會。
日本政府原本希冀通過東京奧運會激活低迷的日本、拉動日本東北災區復興、振興科技產業如此等等的奧運復興大計,如今看來大概率要落空。
2020東京奧運會將很難像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那樣,讓日本實現長時間的經濟騰飛。
不僅于此,由于空場舉行和對入境游客的限制,東京奧運會或將面臨“史詩級虧損”。根據日本經濟學家的推算,空場舉行東京奧運會,日本經濟將面臨2.413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20億元)的損失。無形損失則難以用經濟數字來衡量。
巨額的虧損、不斷升級的疫情以及諸多無法通過東京奧運會解決的經濟難題,將是奧運之后日本政府要面對的現實。
7月23日,命運多舛的東京奧運會終于如期舉行了。
安倍晉三沒有出現在開幕式上。這位日本前首相曾經這樣形容這屆奧運會對日本經濟的意義——“我想讓奧運會成為掃除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觸發器”。
在“失去的十年”之后,日本經濟長期在低迷中打轉。安倍上任后,雖然推出了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使日本經濟有明顯改觀,但距離復興仍有距離。
2013年9月,尚未從特大地震和海嘯中緩過勁來的日本東京意外贏得了2020奧運會的主辦權。這像是一針強心劑,全日本上下對此寄予厚望,希望這是一屆“復興的奧運”“改變國運的奧運”。
1964年的那一屆東京奧運會,成功推動了二戰后日本的復興和重建,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擺脫了二戰的陰影。統計顯示,從1964年到1973年,日本每年GDP增長都超過10%,經濟總量一舉超過了德國,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因此,自2013年申辦成功后,日本政府就一直為這個野心勃勃的奧運復興大計籌謀多年,但如今,這個復興經濟的計劃大概率要破產了。
開幕式像是一個隱喻,多姿多彩卻無比沉悶冷清。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沒有現場觀眾的奧運會開幕式。不只是像安倍那樣的政要,包括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等許多贊助商以及日本財界的領袖們均未出席。
不只是場內冷清,場外的關注度也不如預期。據媒體統計,這場開幕式在多個國家創下了奧運會收視率的新低。在中國也是如此,開幕式當晚,引發了網友們對2008北京奧運會的集體懷念,據統計,最高峰時有10萬人同時在線重溫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按照東京奧組委公布的預算計劃,東京奧運會的門票收入預計是9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3億元),奧運總收入的12%。如今絕大部分場地“無觀眾觀賽”,這一筆收入幾乎歸零。
基于經濟回報的預期大打折扣,很多贊助商縮減甚至取消了東京奧運會的廣告和活動,這也將令東京奧運會的收益極大受損。
過去一年多來,日本國內持續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多次實施的緊急狀態,嚴重沖擊著日本的服務業,消費下降的趨勢一直難以逆轉。原本寄望于通過這次奧運會改變當前的頹勢,但空場舉行和對入境游客的限制,對日本的航空、餐飲、酒店、旅游、消費等行業無疑是沉重打擊。當然,這也給奧運周邊產品的銷售帶來嚴重影響。
有研究基于奧運會及殘奧會籌備局公布的相關數據計算,空場比賽的情況下,直接損失的是約381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4億元)的觀眾消費支出,周邊商品的銷售收入也將減半,損失大約為280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5億元)。
另有日本經濟學家推算,空場舉行東京奧運會,日本經濟將面臨2.413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20億元)的損失。無形損失則難以用數字來衡量。
另一邊,從支出看,加上延期產生的額外費用,日本政府已經為奧運會投資了1.67萬億日元,這被媒體調侃稱:掏空了日本的“家底”。
基于上述種種原因,東京奧運會的經濟賬本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血虧”、“史詩級虧損”,是外界對這一經濟賬本的預判。
因為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加劇,《朝日新聞》2021年5月的民調顯示,八成日本市民希望東京奧運會延期或者取消。
注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會馬上處理。
而無論是繼續延期或取消,都意味著巨額的經濟損失。去年就曾有分析測算,延期舉辦的經濟損失為640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76億元)。而取消奧運會預計損失4.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46億元)。
相較之下,如期舉行,或許已經是最經濟的選擇。當然,這屆東京奧運會對日本經濟多少有一定的帶動作用,只是相較于他們所希望達成的目標有相當的距離。
如期舉行的風險也顯而易見。在因東京奧運會四連休之后,日本的疫情出現了暴發式增長。僅7月28日一天,東京都的新確診人數就超過3000人,創下了年內的最高紀錄。
巨額的虧損、不斷升級的疫情以及諸多無法通過東京奧運會解決的經濟難題,將是奧運之后日本政府要面對的現實。
東京奧運會前,日本時事通訊社的一項最新輿論調查結果顯示,菅義偉首相的支持率已經跌至30%,近七成的日本國民要求菅義偉辭職。自民黨內部已經出現了促菅義偉下臺的動向。
一定程度上,東京奧運會也將成為菅義偉首相命運的分水嶺。